热汽蒸腾间,一只只晶亮如元宝的水饺在汤碗中浮沉,薄皮下透出馅料的鲜嫩色泽。这不是寻常的北方水饺,而是承载了80年南北饮食文化融合智慧的客家珍味——崇义水饺,当之无愧的“赣南客家菜十大名小吃”。
一、一筷穿越八十年:崇义水饺的烽火传承
1940年代烽火岁月里,23岁的河南姑娘刘锦富随丈夫辗转千里,从抗日名将陈大庆的公馆南下至赣南崇义山区。她怀揣一份北方水饺秘方,却面临南方食材的局限与客家口味的挑战。一双巧手将中原面食技艺与客家山野鲜味相糅合:本地土猪的肥美、章水源头的鲜蔬、赣南山区特有的薯粉韧皮……终在客乡灶台上诞生了第一碗“崇义水饺”。
2016年,91岁高龄的刘锦富被推举为“崇义水饺协会”终身名誉会长,彼时400多家店铺已如星火燎原。如今,1100余家门店跨越六省,从街边小铺到外交盛宴——2019年,它更成为外交部“行走的年夜饭”中亮相日本名古屋领事馆的国宴级客家代表。
展开剩余61%二、匠心手作:薄皮藏鲜的味觉密码
崇义水饺的奥妙,从选材便见真章:
皮薄晶亮:以高山小麦粉与赣南薯粉黄金配比,反复揉擀出透光面皮,久煮不破却入口爽滑;
馅鲜多汁:精选土猪前腿肉配时令山鲜——春韭、冬菇、紫菜、虾仁碰撞出二十余种馅型,肉汁被锁在晶亮皮囊中;
最绝的是那元宝之形:师傅手指轻捻,褶如羽翼的饺腹圆鼓如囊,蒸煮时浮于汤面似元宝游动,象征“招财纳福”的吉意,更暗合客家人对团圆美满的期盼。
三、百变风味:蒸煮煎炸的舌尖盛宴
在崇义人手中,一饺可成宴:
水煮清汤:大骨汤底衬出原馅鲜甜,汤清饺润
笼蒸晶饺:竹蒸赋予薯粉皮琥珀般的透亮,蘸辣酱更显韧滑
香煎脆饺:茶油煎出金鳞脆底,脂香迸发
夹起一只紫菜虾仁饺,轻咬即见粉虾卧于黛色紫菜间,海陆鲜味在舌尖交织;再尝芹菜瘦肉饺,脆嫩菜茎与肉糜汁水共舞,客家山野清气扑面而来。
从抗日将领家宴到千店连锁,从赣南深山到东瀛领事馆,崇义水饺的传奇印证着客家人“他乡作故乡”的生命力。一碟水饺里,北方面魂与南方山味相拥,蒸腾的是烽火年代的坚韧,煮沸的是四海共赏的乡愁。
校友重逢时刻,不妨走进赣州蟠园——雕花木窗映着天井微光,非遗采茶戏声里,青瓷碗盛满晶亮水饺。千年客家街巷复刻的空间中,百人宴厅正待笑语盈梁。
发布于:江西省配查网-低息配资公司-开户配资炒股-十倍杠杆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