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6日至18日,2025CBME国际孕婴童展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举办,超过4500个知名及新锐品牌亮相展会,构筑起一幅孕婴童全产业链全景画卷。同期举办的CBME玩具及教育展位于6.1馆,整合母婴、托育、幼教及儿童素质教育资源,助力产业在人口转型期实现突破与发展。
展会期间,火花思维携逻辑思维课程、火花研选文具礼盒以及众多书籍产品共同亮相,现场以互动小游戏、派送礼品等方式和家长孩子进行交流互动。而在不远处的论坛区,火花思维教研VP、火花拔尖创新人才项目负责人闵锐用一场主题演讲,为火花思维七年来的实践探索划出重点——AI时代,我们要培养具有逻辑思维素养的孩子。
#交互式学习提升趣味性
“瓶盖打不开,要找什么动物帮忙?”“数一数,图中有几个三角形?”在火花思维的展位上,“火花翻翻乐”互动游戏吸引了不少大人小孩驻足,来一场趣味盎然的头脑激荡。这种在“游戏中学习”的生动场景,恰是火花思维在CBME上展现的独特魅力。
展开剩余76%火花思维品牌诞生于2017年,专注于青少年思维训练及综合素质提升。通过将老师的启发引导和动画、游戏、趣味道具等多种方式立体结合,在互动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内容,激发孩子主动思考的兴趣,从而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,这与新课标的要求和培养理念不谋而合。
“新课标明确提出,小学数学必须从真实情境入手,在日常生活中扎根,这是核心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变化。”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二级教授孙晓天此前表示,聚焦能力建设、放眼长远发展,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认同。“如何用数理思维观察、思考、表达现实世界,就是抽象与具体的结合点。”
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,火花思维的逻辑思维课程采用九阶课程体系,通过游戏级交互课件、“情景动画引入+思考过程互动+教具实物配合”的方式,帮助孩子理解思考的过程。“形象化的教学产品和方式,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。”展台工作人员介绍,火花思维有专门“编故事”的剧情中心,老师们以故事思维设计剧情,融入知识点,这样就能形成一种交互学习的模式。还有美术设计中心的老师带来各种风格的画面,比方说数理思维课程的画风会比较科幻,中文素养课则偏向于国风。
《世界经典数学》《火花思维亲子共读版》《火花数感分级培养》……展位上还展示着多本思维书籍,通过系统化、程序化、专题式的内容排列,循序渐进,提升孩子在“数感运用、空间想象、逻辑思维”等多方面的表现。“这些书籍内容直指思维培养的终极目标,目标是帮助孩子形成兼具灵活性、深刻性、持续性、准确性和广阔性的思维品质。”该工作人员表示。
此外,火花思维还在其展位上准备了多款思维互动小游戏,包括汉诺塔、七巧板、火柴棒以及华容道等。这些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、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。
#探索AI时代教育趋势
AI时代的儿童教育最需要关注什么?当前的教育方式适合这个时代的孩子吗?以“超越知识:AI赋能下儿童的思维素养培育与教育新生态”为题,火花思维教研VP、火花拔尖创新人才项目负责人闵锐在“玩具及教育大会——智造·育见未来”论坛上发表演讲,号召家长、学校与机构,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孩子自主思考,引导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。
“在AI时代谈儿童教育,必须先思考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。”他指出,培养面向未来的务实型创新人才,是全社会的共识。那么,如何从小养成追求未知的创新精神呢?来自思维的习惯。“当孩子的自主意识觉醒了,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时,他才有创新的动力。”
随后,闵锐把“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”打在论坛屏幕上。“根据我们的实践,关键在于养成主动探索、自主思考的习惯,同时父母和老师也要提供学习中的情绪价值。”
以火花思维的七年实践为基础,他进一步阐述道:“3至8岁正是孩子探索欲最旺盛的阶段,当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,应该多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、尝试思考的机会,然后通过提问激发内在的信息整合能力,学会学习的能力。”
为了帮助孩子们获得这些能力,火花思维教研团队总结出了20种常见图形化思考策略,例如列表法、时间轴图、韦恩图、树状图、组间搭配法等,这些方法能够迁移应用到各种逻辑问题中,让孩子们具备形象化、结构化的思维能力。
闵锐特别提出,学习中的情绪价值也非常重要,而这需要家长、孩子和老师的多方协力。“在学习的过程中,家长和老师应该提供高质量的陪伴,做好情绪的安抚和鼓励,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、得到成就感。”
“在AI时代,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是学习得更多,而是更精,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孩子来思考和觉悟。”他表示,七年来,火花思维以“激发学习热情,点燃终身成长”为使命,集结了教育行业一线教研与教学团队,结合生活场景,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及语言素养等综合素质,引导孩子们“如何看世界”,并培养他们受益终身的能力。未来,火花思维将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,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。
发布于:河北省配查网-低息配资公司-开户配资炒股-十倍杠杆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